砥砺奋进二十年 为圆老人康乐梦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09-29

朱永明

 

1998,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当时还未满60岁,身体还可以,也想为社会为群众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但做什么事合适呢?当时我们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群体来得很快,社会为这部分人健康幸福需求准备不足,如何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在推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广大老年人也都有强烈的健身愿望,希望有人组织他们科学健身,让他们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尊严。经过认真考虑,在当时市体委主要负责人的建议下,我选择到老年体协工作。经过协会选举,我担任了四届市老年体协主席,一干就是近20年。20年来我不忘初心、牢记承诺、尽心尽力、勤勉工作,带领市老年体协一班人为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做了一点绵薄的贡献。

发挥优势,争取各方大力支持。

初到老年体协,我感到这事挺艰难,当时协会的办公条件很差,既无活动场地,又缺活动经费,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难度很大。面对困难,如何解决。当时,市老年体协名誉主席、原市委书记吴希海同志鼓励我说:“你既然选择了这个困难的工作,就要迎难而上,办法总比困难多”。使我体会到老年体协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工作。再加上自己刚离开工作岗位,各方面还比较熟悉,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老年人办点实事,为党和政府分点忧,起好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为了解决好老年人的健身活动经费问题,我四处奔波,首先说服了财政局、体育局以及其他部门的同志,请他们关注老年人的健身需求,适当增加对老年体育事业的投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随后又利用不少企业家熟悉的有利条件,鼓励企业家对老年人尽份社会责任,对银发群体的健身需求做件德行天下的好事,得到了他们的回应,先后有十多家企业为老年人体育健身事业赞助数百万元。

精准发力,促成“两办”文件出台。

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到,仅靠老年体协这个社会组织的作用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党政主导,把老年体育事业纳入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统筹安排,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制度上加以规范和解决。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利用一切机会向主管部门,特别是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我们的看法和想法,并建议尽快出台一个指导老年体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此时正好遇到省“两办”文件出台,我们借此机会,迅速促成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即成委办[2010]11文件。

这个文件的出台,以及后来国家十二部门印发的文件,回答和解决了老年体协多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老年体育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办成这件事,使我体会到老年体协这样的社会组织要办成一件事的确不容易,但只要积极争取,主动作为,适时汇报,择机请示,一定会得到党政各部门的支持。党政领导对牵扯到百万老人健康的民生大事,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当政者面前一定会被重视的。

主动作为,促成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成与良好运行。

多年来成都市老年体协没有一个象样的活动中心,这既不方便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也同成都的经济社会的现状极不相称,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综合适用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成了市老年体协几届班子多年来的最大期盼。2008年以前,我就联络了一大批原市委市政府的老领导,一起向市委市政府呼吁,当时市委市政府对此作出了批示,正当启动讨论方案时,不巧遭遇5.12大地震,只好暂时搁置。2012年前后,我又通过一些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就此事提出提案,并亲自找市政府领导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市长亲自主持审查方案并列入市发展计划。到2016年初,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12136平方米的成都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活动中心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运转以来,每年举办50多项全市性老年体育交流展示、比赛活动,为老年体育健身和骨干培训提供了可靠的基地,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健身场所,每年有近20万人次在此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这个具有综合功能,设施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不仅受到广大老年体育朋友的喜爱,也使省内外老年体协的同仁们倍感羡慕,并对成都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深表钦佩。

集思广益,创新老年体育发展之路。

我在老年体协工作20年最深的体会是,老年体协只有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与时俱进。总结起来我们走了一条借机发展、融入发展、借智发展之路,我们紧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老年体协工作融入到创建文化之都,城乡振兴战略,创建品质社区中去。借用各部门的创建智慧,把老年体协的发展方案纳入到各部门的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社会组织办不到的事,就借用有行政指挥权的部门去办。

当我们得知市上要建设中西部文化之都,创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乡都要建标准文化馆等活动场所。我们随即在工作会上提出老年体育要融入大文化一起发展,乡村老年体协组织可同当地文化活动场馆一起挂牌,一起依法依规分享当地文化资源,借成都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头的机会,使成都老年体育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我们得知成都振兴乡村发展战略中,要建立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每个村每年拨付40—60万,七大类用途中包括文化体育活动,但必须是菜单式管理,有方案、有公示、有监督。我们老年体协就加快基层老年体协的建设,提出老年人健身方案,争取到活动经费,好的社区可每年争取到万元左右的健身活动经费。

当我们得知市委在全国率先成立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在全国创建品质社区,和谐幸福社区,我们老年体协一班人及时和社治委沟通、交流,建议把老年人健身场地、健身设施、健身经费纳入到社区的顶层设计中,并建议社区领导有人分管或兼任老年体协工作,社治委采纳了这些建议,使社区老年体协工作为之一新。

为了加强体育健身的吸引力,扩大人群的参与度,我们也十分注意适应新时代老年人健身的新需求,不断发展新项目。目前要充分发挥我市自主创新项目桌上冰壶球和百万老人绿道健身的引领作用。迅速将桌上冰壶球在全市普及并逐步推广到全省、全国,为成都老年体协打造一张亮丽的名片;通过百万老人的绿道健身活动,让他们用脚步去丈量新时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草根”情怀,不让边远山区草根老人掉队。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城市和发达地区老人参与体育健身积极性很高,体育锻炼已成为他们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他们每天无需提醒的自觉行动。但是对照“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我们的短板在农村草根老人,老年体协一班人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领会到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抓好草根老人的健康长寿梦,老年体协必须把党和政府关爱草根老人通过我们的工作送到他们身边。当前我们补短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乡镇村社两级老年体协组织打造好,这两级基层老年体协组织离草根老人最近,最了解当地老人健身需求的项目,是最接地气的老年体育组织,组织当地草根老人健身强体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几年来,我们重点作了五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让草根老人能自觉参加当地组织的健身项目。二是交流搞得好的基层社区的作法,放大可推广经验。三是各种交流比赛有草根老人参加的项目要加分。四是市县两级老年体协把适合草根老人需求的项目送到乡镇、村社。五是乡镇老年体协的班子和社区各种班子共建共融、相得益彰。我们高兴的看到不少草根老人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征途中,因病致贫的人数明显减少。这也是老年体协在围绕党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中,有为有位的具体体现。

总之,作为一名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回首奋斗在老年体协的20年,我甚感欣慰,正如习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为人民幸福而努力的人,自己也会是幸福的”。